偶讀明代高僧憨山大師文集,他屢次提到毗舍浮佛傳法偈。他說當初黃山谷以書法及詩作名天下,很多人來求墨寶,他不大寫他自己的詩,他最愛寫的是這一首傳法偈。偈云:
假借四大以為身,心本無生因境有。
前境若無心亦無,罪福如幻起亦滅。
黃魯直如此推崇此偈,其中必有深意。從字面上看,好像并無什么奧秘,不外是普通的佛家說教,"但欲空諸所有,不愿實諸所無"??墒亲屑氥@研了幾年,自以為除了一點點粗淺的了解之外也還不能無疑。
第一句沒有什么困難,熟讀《金剛般若波羅蜜經》,便可明白四大皆空的道理。人之大病在于有身,其實此身并非實有,不過是地、水、火、風四種原素的組合。《圓覺經》:"我今此身四大和合,肺胃發毛爪齒皮肉筋骨髓腦垢色,皆歸于地;唾涕膿血津液涎沫痰淚精氣大小便利,皆歸于水;暖氣歸火;動轉歸風。四大各離,今者妄身,當在何處?"《瓔珞經》:"四大有二種,一有識,二無識。"有識即是指身內之四大,無識指身外之地水火風,人在物故之后,此身之四大和合不復存在,分別歸于四大,這道理非常清楚。但是一息尚存之際,即難不有物我之分,耳之于聲,目之于色,肌膚之于感觸,在在皆足以提示此身乃我之所屬有。若說這是"妄身",那也只有在"四大各離"之后才能有此想法,而我們知道在"四大各離"之后,便什么想法也沒有了!沒有實,也沒有妄!不過若說此身的存在時間有限,早晚歸于四大,不能長久存在。這當然是無可否認的事實。
人除了身之外,還有心。心不是四大和合的產品,可是我們能思維,有喜怒哀樂,好像隨時可以證明心的存在是確實不虛的。偈云"心本無生因境有",如何解釋呢?這一疑問困擾了我好幾年。讀佛學書困難之一是其術語很多,有時涵意亦不一致,故難索解。翻漢英佛學辭典,發現"無生"可以譯為Immortal,我這才自以為恍然大悟。翻譯時常能幫助我們理解原文,因為譯文是經過咀嚼的,可能是沖淡了的,可是容易消化吸收,"無生"二字在此應作為形容詞。
有生即有死,無生即無死。心原是無生無死的。佛學上所謂"無生法忍",所謂"明心見性",我仿佛都可以明白是怎樣一回事了。"因境有"三字又作何解?我們常聽說,"境由心生",現在怎么又說"由境有心"呢?我想,這個"有"字大概是"無生"中的"無"字之對。Immortal又變成為Mortal了,于是遇境則七情六欲種種顛倒妄想紛然而生,此境一旦幻滅不復存在,則此心仍恢復其本來湛然寂靜的狀態,即所謂"需加勤拂拭,莫使染塵埃"了?!督饎偨洝罚?quot;一切有為法,如夢幻泡影,如露亦如電,應作如是觀。"即是"罪福如幻起亦滅"的意思-